树欲静而风不止(3) 三无战神说:“人民需要的是一种轻松欢乐的生活环境”,没有斗争和斗争的胜利,就没有人民需要的轻松欢乐的生活环境。 学生上街闹事,出现动乱、暴乱,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煽动起来的,对错误的、反动的思潮不进行斗争,闹事、动乱、暴乱会不断的发生,会有人民需要的轻松欢乐的生活环境吗? 三无战神说:“方方的写软埋的动机,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复辟与反攻倒算的。因为目前的环境下不存在复辟与反攻倒算之类。至于说她发泄不满之类,本人觉得,她写这些,只能是为了争国际文学大奖,而非发泄什么不满。因社会背景已改变,发泄已没什么意义,反而面临断送前程的风险。最大的可能,也就是学莫言,写些迎合西方文学界的权威们的心理,突出我们革命运动中的某些负面罢了”。 方方写《软埋》是不是复辟与反攻倒算?是不是发泄不满?老爷子这类评过了、批过了,不再赘述。 说她“也就是学莫言,写些迎合西方文学界的权威们的心理,突出我们革命运动中的某些负面罢了”。这必须说清楚,弄明白 “迎合西方文学界的权威们的心理”,明确的说是迎合“诺贝尔文学奖”评审委员会的心理。这个评委会人民日报评论员早就指出: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。迎合反动组织的作家,是什么作家?是以文卖国的作家!莫言之所以得“诺贝尔文学奖”,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他的“授奖词”,说的十分清楚。这种以文卖国的行为,有良心的作家能够追求吗? 莫言的《丰乳肥臀》,方方的《软埋》都不是“突出我们革命运动中的某些负面”。他们突出的是攻击、诽谤共产党!这一点“诺贝尔文学奖”评审委员会的先生们,看的比三无战神网友看的准确。 三无战神说:“阶级斗争,是一种暴力方式体现的,你死我活的争斗。一场大战,有时数百万人,甚至是数千万人死伤,面对这些,老先生能把这些美名曰:非屠杀么?所以,老先生的提法,概念很模糊” 这种流血的阶级斗争,正在世界上或大或小的进行着,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社会,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我们的国家还会出现这样的阶级斗争吗?对此不能丧气警惕。美国战略东移,就是对着我们来的,它的军舰在我们家门口游弋,时不时地进入我们的海域,挑衅不断。党中央一再提醒我们:要居安思危。 三无战神说:“老爷子这类,什么都爱上纲上线,与阶级斗争乱联系,其实就是极左思想严重的人”。 不是“老爷子这类,什么都爱上纲上线,与阶级斗争乱联系”。而是方方和方方的支持者、吹捧者,上纲上线,挑起了支持、吹捧与批评的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。重复几句方方和方方的支持者、吹捧者们的言论。 新华网记者王志艳的报道—— 方方说,“土改”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曾极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态。无数人因其改变命运,每一个经历者都有着难以名状的悲欢苦乐。为了不再让后辈背负伤痛,很多人不愿意记忆、述说当年的经历。而方方以其特有的犀利、冷静,追索、再现这段历史中发生的个体故事。 评论家白烨的直观感受。他认为《软埋》是方方的一次突破,她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不断打捞历史,又拷问历史,呈现了被遮蔽与尘封的真相,“方方以小说的方式描写的历史,具有史学家的品格,胜过很多历史著作。” 《人民文学》杂志主编施战军说:“这部小说有一股地火般的‘内热’。 新华社记者白瀛报道方方得奖时说—— 《软埋》讲述了一个女人命运的故事。四五十年之间,主人公从一个乡绅的儿媳成为一个勤勉慈爱的保姆,从一个失忆的女人变成一个沉溺于往事却没有了知觉的植物人。她的故事里包含了太多的伤痛和宽容,太大的失落和满足,太详尽的记忆和太彻底的遗忘。 第三届路遥文学奖评委会给方方的颁奖词—— “在2016年发表的诸多长篇小说中,方方的《软埋》是一部结实、厚重、令人深思的现实主义力作。小说以精致的结构呈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,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美学的丰富性。她固然不是选取土改题材的唯一作家,但她却是把同类题材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作家,让批判性与文学性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。” 时间如一幅沉重的铁幕,吞噬了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,连同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场景,风化在寂寥的历史深处,遮蔽了历史的本来面目。 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、《当代》杂志原主编何启治,代表“路奖”评委会向方方颁发荣誉证书后说—— 方方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真实地反映了革命过程中的真实故事。雨果曾经对此有过严肃的思考,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。方方的《软埋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,是为人类写的一部书。 在《软埋》首发式上—— 方方说:我的这部小说,只是想通过人的命运或那些导致命运转折的细微事件,来提醒人们,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。 作为记录人,就按我自己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,甚至不见得要别人认可这些。 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说—— 他觉得“软埋”这个词有很丰富的含义,可以跟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,“凡是在生活中回避矛盾而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情况,都可以叫软埋。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发大水,我们总看到各种各样的报道,很少有人总结水灾发生的原因,如果要总结的话,就会涉及到有一些人是要负责任的。有些人因为不愿意负这个责任,就不愿意你去总结。这个实际上在今天是一种掩盖真相,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软埋了,被历史、时间软埋了。” 施战军说—— 方方是人文知识分子小说家,很多人读了一两本书误以为她只是写现实矛盾,却忽视了她身上一直有的历史负载。方方用体恤的眼光让故事让人物透着光透着气,她的各种处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她更关注活着的人是怎么活下去的。 文化发展网文化发展论坛说—— 方方回忆说,“文革”结束后,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年纪,容易迅速接受新的东西,这让她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学过的东西,那些已经接受的观念和教育。对于“土改”,她上学的时候知道,也读过小说。后来她发现自己接触的东西跟以前看到的是不一样的,就会有一些思考。“你会觉得你的脑袋不只是长在报纸上和宣传上,你的脑袋应该长在自己的肩头,有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看法。”在《软埋》中,作家独立反思的力量不仅可以揭开尘封的历史,也可以为作品找到自身的意义和定位,为个人填补自我,为家庭找回源头。 ……还有各种对方方的访谈录,不一一列举了。 对以上这些言论,老爷子这类不能无动于衷! 树欲静而风不止。树的摇动是风吹的,在风吹之下,树不能不动。 他们十分嚣张!欺人太甚!老爷子这类不能不回应! 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|